上海县志

当前位置:县志网>>上海>>文章

黄浦区志

发布人:县志网 发布时间:2019/8/30 11:54:23
县志名称 黄浦区志
县志作者 黄浦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 1996年4月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装帧 精装
主要内容简介↡↡↡

《黄浦区志》序言

《黄浦区志》编纂工作七易寒暑,终于问世了。这部220万字的社会主义新区志,凝聚了境内各方人士的心血,既为当代建设服务,也为后世留下一部宝贵的地方文献。新区志的编纂成功是全区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值得庆贺。

黄浦区境地,位于上海市的中心,是全市两条最大的河流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的交汇处,地跨浦西、浦东(1993年1月原浦东地区划归浦东新区),地理位置优越。本境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全市近代城区的形成是以外滩为发端地,由东向西,逐步推进。历史的发展使境地商贸繁荣,金融业发达,文化娱乐场所集中,信息灵敏便捷,又为全市的行政管理中心,是上海最为繁华的“黄金地段”。境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上海开埠后的100多年中,本境人民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统治的斗争中,涌现无数革命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境地人文荟萃,众多创业者、建设者、各界知名人士和先进模范人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上海解放前,本境已是国内外各种力量和各方人士注视的地域。解放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共黄浦区委和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安定,文化事业昌盛,全区面貌日新月异。按照中央关于到本世纪末上海要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黄浦区与隔江相望的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相辅相成,正共同朝着建成现代化中央商务区(CBD)的方向腾飞。

《黄浦区志》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系统记述黄浦区历史的发展轨迹,总结和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以志为鉴”,充分运用这部新方志,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开拓前进!

黄浦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太彤

1995年1月19日

《黄浦区志》凡例

一、《黄浦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全面记述区境从自然到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注重反映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

二、记载的地域以1992年底黄浦区行政区划为范围。主要记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后区境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演变过程,重点记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重大变化。上限不限,下限一般止于1992年底,某些重要事物延伸至搁笔时止。

三、志书前设总述、大事记,以下采用小编结构共41编。具有区情特色的编章,适当扩大篇幅。

四、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以志为主体。图照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表格随文设置。

五、人物编按生不立传原则,收录曾对区境发展有较大贡献或影响的人物为主,在世人物用以事系人方式,记入有关编章,并设文明新风编,记述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新风尚。

六、名称运用,各编多次应用同一名称时,第一次用全称,其后则用简称。

七、纪年采用朝代纪年和公元纪年两种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纪年,辛亥革命之前用朝代年号,之后用民国年号,夹注公元纪年(每节中同一年号,一般只注首次);上海解放后,一律采用公元纪年。志中所述“建国”,系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系指1949年5月25日区境解放。

八、资料来源于档案、旧志、图书、报章杂志、历史文献,以及口碑资料和实物,一般不注明出处。

九、除引用古籍原文外,均使用语体文。

《黄浦区志》编修后记

《黄浦区志》编纂工作,自1988年1月起,历经拟订篇目,组建队伍,搜集资料,编写志稿,总纂审定,上报验收,至1994年底交付出版社排印。前后四易其稿,度过7个春秋。

黄浦区境地,是鸦片战争后,全国最早出现的第一块租界所在地;是上海开埠后逐步演变为近现代城市的发端之域;是全市乃至全国金融、商业最为繁荣和中西方文化交汇碰撞之处。境域历史虽然较短,但社会影响很大。全面记述境地的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轨迹,统合古今,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新的方法编纂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无疑有极其重大意义。

区编纂委员会成立后,立即组建区属各部门修志班子,全区前后共有400余名修志人员,其中专职200余人。区志办举办过多次业务培训班,交流会,研讨会,努力提高修志人员的政治、业务、写作水平。

地方志的重要特征之一必须具有地方特色,在编纂区志的全过程中,我们反复分析区情特点,从篇目的拟订和志稿的撰写中,力求体现境域在上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历史地位;努力反映全境在城市化发展过程和经济上盛衰变化中的特色;努力反映境内人民大众、革命志士反殖、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统治的丰功伟绩和知名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努力反映改革开放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的新变化。

资料是编修地方志的基础,我们发动全体修志人员深入市区档案馆、图书馆,查阅数以千卷计的地方文献,多次召开有老干部、社会各界人士、有关专业工作者和知情人参加的各种类型座谈会,在掌握约7千万字原始资料基础上,加以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编写资料长编,编纂区志志稿。

1990年下半年,进入编写阶段后,各编修志人员,先后写出试写稿、初稿、评议稿、送审稿,一般经过两次评议,根据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后报区志办。1992年下半年,区志进入总纂阶段,由区领导亲自主持,邀请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专家、学者,对区志篇目进行论证并作了重要调整,在确定总纂篇目后,组织总纂班子,进行总纂,并认真复核史料数据,至1993年9月,完成了《黄浦区志》评议稿,召开了评议会,再根据各方面意见,经过8个月的修改,于1994年5月,完成了《黄浦区志》送审稿。6月,由区领导主持召开了定稿会,市志办领导代表市志办和市审定委员会对区志送审稿作了基本肯定,指出:“送审稿政治观点正确,资料翔实,门类齐全,篇目设计基本合理,文字表述通畅,较好地反映了地方特点。从总体上看,已符合新编区志的质量要求,同意定稿。”会上,领导和专家、学者从精益求精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区志办又作了认真修改,10月上报了230余万字的《黄浦区志》验收稿,经市地方志审定委员会验收后,于1994年底,交付出版社编审出版。

领导重视是修好志书的关键。在《黄浦区志》整个编纂过程中,中共黄浦区委、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每年几次专门听取方志工作汇报,重要部署均由区领导亲自出面布置,年终进行总结考核。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原黄浦区区长陈良宇专门为区志题写了书名。全区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也很重视,通力协作。社会各界对编纂区志热情支持。对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黄浦区志》的编纂,凝结了全体修志人员的心血和奉献精神。他们大多是老年同志,不论是盛夏酷暑,还是隆冬严寒,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一心扑在修志事业上。区志的顺利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编纂本境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是一项十分繁重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历史上行政区划变动较多,资料分散,挖掘搜集,查证考核难度很大,加之大部分修志者并非史志专门学科出身,水平有限,主观上虽然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代负责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尽力求实存真,但书中难免存在不少缺点,敬祈读者批评指正。

上海市黄浦区地方志办公室

1995年1月15日

服务时间 上午8:00至下午23:00
在线客服 QQ 2311844863
在线浏览 在线浏览

上一篇:南市区志

下一篇:杨浦区志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县志网 xianzhi.weidongqu.com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县志网工作室 感谢族谱查询网提供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