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县志

当前位置:县志网>>山西>>文章

忻州地区志

发布人:县志网 发布时间:2020/5/23 17:07:32
县志名称 忻州地区志
县志作者 忻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 1999年6月
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
装帧 精装
主要内容简介↡↡↡

《忻州地区志》序言

忻州地区的第一部地方志《忻州地区志》经过地区史志办公室全体同志和有关专家、学者十个春秋的辛劫劳动,以及各县市和各有关部门的热情支持,终于编纂完成,付梓面世.这是全地区社会主义牯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大喜事,可喜可贺。

忻州地区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地处要冲,位11重要, 向有“三关重地”、“晋北锁钥”之称.境东五台山为华夏之胜,灵迹輝照;境西黃河为景物之雄,千古昵观。区境春秋时为晋地,战国厲赵;秦汉时分属太原郡、雁门郡和西河郡;三国时大部分地域属魏,西北部为羌胡属地;西晋、南北朝时分属新兴郡、雁门郡和秀容郡;隋、唐、五代、宋时先后分厲新兴郡、雁门郡、忻州、代州、岚州、宪州;金代分属忻州、代州、坚州、宪州、宁化军、奇岚军,归河东北路;元代分属忻州、代州、嶂州、保德州、管州、岚州、武州,归冀宁路和大同路;明、清属太原府之代州、忻州、保德州、奇岚州和宁武府,百代千年,绵延不绝.悠久的社会历丸,浓厚的民族文化传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忻州警区号情淳厚;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文諂式略,各领风职金眷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元代诗坛巨匠萨都剌在中圖文宇”皆有重尹影响.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涌现防辽歌可泣的民族英单其中尤以宋代杨家将为著.在近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五四运动以后,在马列主义影响下,以高君宇为代表的一代英杰投入无产阶级革命,用鲜血和生介书写了更加光辉的革命业绩,涌现出包括徐向前、簿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内的许多著左人物、仁人志士。抗日战争时期,今忻州地区境内是晋察冀边区、晋绥边区两大抗日根据地的发祥地和中心腹地趁这片土地上斗争。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火烧阳明堡飞机场战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解放战争时期,忻州人民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参军参战支援前线,选派大才比干部南下西进北上支援新解放区,为全国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有这些古往今来人们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创建文明的斗争历史和业绩,理当教入史册,长存于世,彰往昭来,激励后人。

忻州地区幅员辽周,物产丰富,资源丰裕,在全省乃至全国皆占有重要位置。全区交通便捷,已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公路、铁路交通网。加上北依大同、南靠太原、地近首都的较好区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与全国的许多先进地区相比,忻州的发展速度还不快,经济还比较贫困.要加速发展忻州经济,必须打开区门县门,让外界让世界了解忻州。因此,编辑出版这样一部具有资料性、权威性的地方志书,对于宣传忻州,认识忻州,让外界了解忻州,加快忻州对外开放步伐,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地方志是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境内素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但由于各种原因,历代所修志书,俱以县为主,且繁简不一,时断时续。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百业兴隆,千行繁盛,党和政府在陆续组织编写出版各县(市)志的基础上,又适时编修了贯通古今的《忻州地区志》,为全区的基础丈化建设增添了新的一页.这部地区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遵循古为今用、详今略古的原则,主要记述了20世纪“七•七”事变起至90年代全区的自然风貌、经济状况、政治、军事、文化、民俗等參方面的演变情况,尤其是突出记载了全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做到了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有机统一,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化学术价值的区情全书,对于我们鉴古知今,兴利徐弊,继往开来,再铸辉煌,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乂上讲,编修《忻州地区志》是上承祖宗、下惠子孙的历史史册。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 “推古脸今,所以不惑。”编史修志,以“存史、资治,教化”为目的,古今皆然。从现在起,再过3年,我们就要跨入21世纪了,在这样一个世纪和历史的交接点上,编修出版《忻州地区志》更具有划时代的特殊意义。相信全区各行各业的千部群众都能借用本志提供的丰富史料和历史经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艾道路上迈出更快、更坚实的步伐,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耕神文明建设新篇章。

《忻州地区志》凡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详今略古,求实存真,全面记述全区自然与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二、本志取材以现行行政区划为主,个别重大历史事件按历史区划变更取舍,少数统计数据因隶厲关系变化难以分开者随文括注.本志上限一般从1937年7月记起,少数编章贯穿古今或追溯爭物发端,下限截至1988年底。

三、本志体裁釆用序、志、传、记、图、表独立成编或随文穿插录7种,以志为主,其余或

四、本志篇目按当今社会科学和行业分类,采用横排纵写的方法记述。

五、本志人物部分坚持生不立传和本籍为主的原则.

六、本志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时间记述釆用历史纪年,用公元纪年,1937年前年份在章节中首次出现括注民注的年代,均为20世纪。

七、本文计量单位的用法,原则上以国务院198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护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原始资料记栽不宜变更者仍保持原貌。

《忻州地区志》编后记

1981年3月,中国地方志协会太原会议,倡议各省、市、县编纂新的地方志。

1983年4月和7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山西省政府先后在河南洛阳和山西榆次召开地方志规划会议,要求省、地(市)、县编修地方志。

为了落实全国和山西省地方志规划会议精神,忻州地委、行署决定在部分县志编写基本告一段落基础上,于1988年上半年开始《忻州地区志》的编纂。

《忻州地区志》编纂大体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1988年3月地委、行署成立《忻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地委副书记范堆相任主任,副专员白祯祥、地委秘书长于崇良任副主任。编纂委员会下设编辑室,由白卯成和王满田、黄培业分别任主编、副主编;编辑室设在地委史志办公室,负责《忻州地区志》编纂日常工作。接着,编辑室制订编纂方案,并以地委秘书处、行署秘书处文件下发地直各部、委、局、室。地委行署召开地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会上范堆相要求各单位做到领导分管,专人专班负责,任务落实,按时完成编写任务。为提高各专志编写人员业务水平,编辑室还组织有关单位的近百名专志编写人员,以会代训,熟悉地方志编写业务,确定各专志编写细目。

第二阶段,征集资料阶段。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编辑室和各专志编写组的同志翻阅历史资料、本单位档案材料,实地考察,请知情人座谈,向外地函调。不少单位还到北京、太原等档案馆、图书馆查抄资料。据统计,地直各部门共组织200余人次进行查案调查,召开座谈会、汇报会50余次,查阅资料3000余份,征集整理资料1000多万字。

第三阶段,撰写初稿阶段。多数单位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撰写专志初稿。

《忻州地区志》共设23卷,另设概述和大事记。其中《概述》、《大事记》、《人物》、《民俗》、《行政建置》及《政事》的组织机构部分由编辑室直接撰稿。其余各专志由有关单位负责编写。地区志编辑室除撰写自身承担的任务外,还分头深入各单位具体检查指导,将编写中的问题解决在基层,避免了工作中走弯路。1990年底在多数专志初稿脱稿后,地委、行署召开专志编写总结评奖会,表彰了交通局、人民银行、卫生局、文管处、军分区、农牧局等12个先进集体和人民银行崔孝麟、文管处李有成、军分区赵殿勋、水利局邸生海、农牧局赵书文等49名先进个人。同时对尚未完稿的单位提出具体要求。

第四阶段,总纂定稿阶段。1991年开始,编辑室对各专志分头统编统改。

其中白卯成统改《概述》、《行政建置》、《农业》、《交通邮电》、《党派群团》、《政事》、《军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民俗》、《大事记》等,黄培业统改《教育》、《金融》、《财税》、《医药卫生》、《人物》、《文物》、《自然地理》、《经济管理》、《人口》、《土地》等,康云彦统改《工业》、《文化》、《体育》、《科技》等,王喜才统改《贸易》,秦甦、李志峰分别统改《政事》的“司法”、旅游一章,张利华统改《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的环保部分。最后,由白卯成、黄培业对全书进行总纂,打印初稿,送有关领导和人员修订,并于1996年9月送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审阅。

根据省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的审稿意见,由白卯成、黄培业再次进行修改,调整篇目,增删补剔,充实资料,校核数据,规范行文,四易其稿。1997年7月经中共忻州地委批准,送交山西古籍出版社审改编辑,山西人民印刷厂印刷问世。

在《忻州地区志》编纂过程中,地直近百个单位的200多人参与搜集、整理资料和撰写初稿。地直许多单位的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王满田曾一度任编辑部副主编,干了很多具体工作。地区文联石龙等帮助拍摄和组织照片。山西省史志院侯文正副院长多次亲临指导,排忧解难;二室马并生主任及祁明、徐明亮等对《忻州地区志》认真审核,帮助修改;祁明、徐明亮还承担了《工业》、《文化》的最后修订任务。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书协副主席陈巨锁为《忻州地区志》题写书名。在《忻州地区志》付梓问世之际,向以上各位领导及同仁志士表示衷心地感谢。

由于我们编纂者水平有限,《忻州地区志》尚有不少缺点、错误,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服务时间 上午8:00至下午23:00
在线客服 QQ 2311844863
在线浏览 在线浏览

上一篇:武汉市志

下一篇:许昌市志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县志网 www.weidongqu.com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县志网工作室 感谢族谱查询网提供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