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志

当前位置:县志网>>陕西>>文章

宝鸡市渭滨区志

发布人:县志网 发布时间:2020/5/26 10:16:28
县志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志
县志作者 宝鸡市渭滨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 1996年1月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装帧 精装
主要内容简介↡↡↡

《渭滨区志》序一

“盛世修志”,古之传统,志载盛世,修志者之遗风。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举国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结束了一个多世纪战争遗留下来的混乱局面,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纪元,为我国历史谱写出新篇章。渭滨区是1949年成立,1971年改为县级建置。区内建设和全国一样,百业俱兴,一日千里,面目焕然一新。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令世人为之刮目。值此大好时刻,深为各级、各部门所关注的《渭滨区志》编就成书,出版问世。必将受到各级、各部门的欢迎。

渭滨区原属宝鸡县西南一隅。面积581.5平方公里。区域范围虽小,历史渊源却长,发展潜力很大。秦岭耸峙于南,渭水纵贯其中,扼川陕之咽喉,控秦陇之要冲,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载诸史册的古战场、古栈道、大散关、和尚原,虽因年代久远而破败,但遗迹犹存,名闻遐迩,饮誉中外。茹家庄、竹园沟出土西周青铜器等珍贵文物,是我们祖先辛勤劳动的成果、智慧的结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至于传说长于姜水的炎帝神农,众口一词,竞相传颂。即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也联袂前来,寻宗访祖,祭扫拜谒。辉煌的历史,纪录着渭滨的过去,可现在更加灿烂。区治所在地,50多年前,还是乱石荒滩,杂草丛生,鼠蝎穿行,人迹罕至,洪涝灾害,任其自然。如今工厂林立,商业繁荣,铁路、公路,四通八达,车行如织。已经成为一个工业门类较全,商业网点密布,交通发达,人才荟萃的新兴工贸城区。

《渭滨区志》是渭滨区的第一部新志书。编写过程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着详今略古的精神,翔实记述。做到既反映历史风貌,又体现时代精神。力求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于一体。达到“存史、资治、教化”的目的。

《渭滨区志》较为全面地记述渭滨区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概况和现状,是一部资料性比较详尽的书籍,是各地区、各界人士、各部门了解渭滨、研究渭滨,进一步促进渭滨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的得力助手,是启迪后代,学习渭滨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的良师益友。

编写《渭滨区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极其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全书历时10年,四易其稿,始克告成。编纂中曾得到市、区有关领导、市级有关部门和兄弟单位的领导和修志专家们以及有关离、退休老同志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得到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在此,我代表区编纂委员会全体同志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我们编纂人员少,专业知识不足,水平有限,加之区划变动频繁,每一变动,就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苦,结果事倍甚至几倍而功不半,或劳而无功。其中挂一漏万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指正。

陈宝根

1995年4月

《渭滨区志》序二

1948年,余自千阳负笈宝鸡,及解放,投身革命,留宝鸡工作。耳濡目染宝鸡的历史风貌,足履宝鸡的变革实践,至今已46载有余。

恰余从政渭滨区之际,正值全国各地风行修志之时,渭滨区亦概不例外。1985年,成立编纂委员会。余以“盛世修志”,是以志传诸后代的大事,责无旁贷,毅然担任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之职,主持其事。编纂伊始,首则编纂《渭滨区概况》,1987年,脱稿付印。继则编纂《渭滨区志》。经区地方志办公室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各方鼎力相助,编纂中曾数易其稿,历时10年,终于出版问世。至此深感“修志存史非易事,资治教化献衷心”。

渭滨者,渭水之滨也。区境渭河以南,原名神农区,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相传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教农耕、创医药。时至今日,电子工业,蜚声中外,桥梁、钢管、钛材、辐射全球;渭河以北的经二路大街,商旅云集,车水人潮,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对渭滨区来说,已不是夸张的词藻,而是客观实在的写照。

志者史也。既是史,必遵秉笔直书之道,坚持实事求是之准则。记述准确,详略得当,言简意赅。纸上有光映日月,笔下无私铸春秋。只有如此,方能起以史为鉴之功效,承前启后,有益于后代。

区辖疆域虽小,然区划变迁频繁。且事业门类又多,欲映像其全貌,甚为不易。

首先是区划变迁频繁,资料收集难。1949年置区以来,区划变更十余次。今天是渭滨区,明日又改属金台区;后又恢复;先有清姜区并入本区,继而又将西关划归金台区。城郊部分乡村一度属宝鸡县,一度又归属益门、县功两个公社,后又合并成郊区。郊区撤销后,3个农村公社并入渭滨。从本区腹地划出8个生产大队随四季青公社归金台。当时流传着“渭滨区的天,金台区的地”的谚语。要取得一个数据,一项资料,谈何容易,即使取得,也难以给人以明晰之概念。

二是市、区交叉,记述难。渭滨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市属工、商企业和文化、卫生单位多在区境内。方志系一方之全史,市上的重大活动,市属企事业发展状况,不记则不能反映本区全貌,记则有越俎代庖超出区志范围之嫌,且有耽心市志、区志莫别之苦。

三是无旧志可循,创路难。志书源远流长,但历来只有县志、府志、专志。编纂市内的区志,尚属首次。尽管我们在编纂时,参考一些旧志,为了别于县志,在志书体例安排上,按我们的构思,千方百计向创造出一条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新路子迈进。碍于水平,这条新路也遇到了重重困难。

老牛慢车,恒坚以达。质地虽寒微,可为续修完善铺路奠基。亦可供全区人民及一切有识之士考鉴。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赐教。

倪高举

1995年6月

《渭滨区志》凡例

一、本志书记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详今略古的原则,按照以“经济为主,区属为主,现实为主”的要求,结合城区特点安排篇目。

二、本志由综述、大事记、专志各篇、附录、编后记等部分组成,采用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事。综述,概括区情全貌,总揽全书;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线,记录区境内古今大事、要事;专志,按区特点,分门别类,编列顺序,采取横排纵述、叙述史实。全志设行政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区建设、工业、商业、农业、财政金融等23篇110章310节。节以下设目。综述、大事记、附录、编后记等部分不列篇。

三、本志记事,上限不限,能追溯到的,尽量溯源,下限断至1990年。大事记及区级领导人名录补充到1993年。借以明了最新发展情况。

四、本志纪年,清及其以前朝代,用朝代年号,年份用汉字书写。民国时期,年份用阿拉伯数字表述。所有历代纪年后,用括号标明公元年份,如民国元年(1912),民国18年(1929),清雍正八年(1730),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公元纪年,志内有50年代、60年代等表述的,均指公元20世纪内的年代。解放前(或后)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为分界线,也有以宝鸡解放之日,即1949年7月14日为分界线。抗日战争时期,指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为止的这一段时期。“一五”、“七五”、“八五”,分别指国家第一、第七、第八个五年计划。“文革”时期,指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五、人物篇,按志书生不立传惯例,只为亡者立传;对革命烈士,列英名录;对国家、社会有奉献的社会闻人,简记其事略,以资彰往;对省级、国家级模范人物和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科技人员、教授、教师、医务人员、财会人员等分别列表记载。

六、志内有“在党的领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等表述,都是指的中国共产党。

七、本志书对解放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如“土改”、“三反”、“五反”、“反右”、“文化大革命”等,本着“宜分不宜合”、“宜粗不宜细”的原则,不设专篇、专章记述,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中,其内涵分别在记述中注明。

八、志书中使用的计量单位,一般按国务院1984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计量,但也有用市斤、公斤、市担、吨等混用,市尺、公尺、市里、公里等混用之处。

九、本志书各项数据,在区《统计年鉴》范围内的,基本按区《统计年鉴》数据纪实,超出《统计年鉴》范畴的,均系有关单位提供或引用其它资料。

十、本书使用的数字,基本按1987年1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等七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执行。

十一、志书中应用了一些简化词语,如“中、中、交、农”,系指民国时期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农委”、“经委”、“科委”,系分别指农村工作委员会、经济工作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等。

十二、志书中一些专业术语,如一、二级企业,系指企业生产、经济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一(或二)级企业要求,由其主管上级命名为一(或二)级企业。此外,有“六好企业”、“二、三、零级批发站”、“保军转民”等省略语,保军转民即指保持军用品生产的前提下转民用品的生产。

十三、本志书涉及到一些古文物名词和古文学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为便于读者了解,有的作了注音和解释。

十四、志书中的字体,繁简并有,用繁体的原因:一是引用古籍前人的原著;二是彩页中的说明,系从香港制版,未推行简化字。

十五、本志书资料来源,主要来自区级各部门和各乡、镇、街,以及省、市、区档案和宝鸡、凤翔、凤县等旧志书,有区辖境内各单位提供的资料,也有来自报刊、专著等方面。

《渭滨区志》编后记

历十载寒暑,操耕耘之劳,《渭滨区志》终于成书。

太平盛世,编史修志。然编纂《渭滨区志》,方始于今。编纂中,既要贯通古今,又无旧志可循,既涉及百科,又与市志交叉,加之区划多变,资料不全,要形成一方全史,突出渭滨特色,确遇不少困难。

编纂《渭滨区志》,始于1985年。十年来,得到历届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开始成立由区委书记郝志端为主任、区长魏琦为副主任的渭滨区概况编纂委员会,常务副区长、编委副主任倪高举主管。改编区志后,及时调整领导机构成员,成立渭滨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充实工作人员。1990年3月,在贯彻省、市方志会议精神中,时任区长王秉钊在文件上批示,要求“各级领导要重视支持这一工作,迅速扭转个别单位不重视的状况。区志办要按市上要求,克服困难,确保任务完成。”1991年春,在补充下限,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区长陈宝根又批示:“以史为鉴,古人尚知。编志工作非但必须,亦十分重要。望各方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区志编委会3次调整,主管领导负责始终;主要编辑人员一直坚持至今,使区志编纂工作保持了连续性。曾3次受到市志编委会的表彰奖励。

回顾整个编志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6月—1986年12月),建立班子,征集资料。首先建立机构,制订方案,设计篇目,部署各部门编写概况。各乡、街和区级部门共成立46个编写小组,通过培训和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1986年底,各乡、街、区级各部门分别完成了本单位的机构沿革、大事记、事业概况。区志办集中力量,上下结合,收集资料90余万字,试编油印成册《渭滨区乡、街概

第二阶段(1987年1月—1988年3月),集中力量,总纂概况。1988年2月,11篇21万字的《渭滨区概况》油印成册,分送区各级领导,报送省、市地方志办公室审阅。同年3月,召开了审稿会。区“概况”反映了本区基本概貌,具有“资治、存史”价值,也为后来编志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1988年4月—1990年12月),广征博采,编纂区志。1988年5月,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通知改编区志。区地志办重新制订计划,拟订区志纲目,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在广泛收集各类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鉴别、考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反复整理,编写出各专业志初稿。在编纂中,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渭滨特色,采取落实责任,按篇定人的办法,边总纂、边评议,先后召开8次评稿会,收集意见700多条,每稿油印前征求部门领导意见,由区主管领导审查。1990年底,完成《渭滨区志》初稿,分送区各级领导、市级有关部门及社会知情人,并报送省、市地方志办公室审阅。

第四阶段(1991年1月—1992年8月),加工修改,补充下限资料。1991年5月,召开了区志审稿会,市、区有关方面的领导和同志参加,提出修改意见450多条。区志办根据审稿会意见,制订修改方案,调整部分篇目,补充1988—1990年下限资料。其中,大事记和区级领导人名录,下限到1993年底。并增补驻区部、省、市属40多个单位的有关重要内容。至1992年8月,一部70多万字的新编《渭滨区志》(送审稿)顺利完成。1992年10月,《渭滨区志》(送审稿)报市志办复审后,又及时报送省志办终审。1992年12月15日,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稿会对《渭滨区志》(送审稿)进行了认真地评审,在提出200多条修改意见的同时,决定通过终审。

根据省、市地方志编委会领导复审和终审所提意见,区志办从1993年春开始,逐章、逐节地进行了认真的复查和修改。后经陕西省人民出版社审核,交由岐山彩印厂排版印刷(彩页部分由香港制版,深圳印刷)。期间,区志办的几名同志,用半年多的时间,反复校正,终于1995年12月印刷成书。

在编纂工作中,先后得到各有关领导和有关方面的关怀和支持。特别是后期,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郝志端、陈宝根、邹福焕、翟震中以及区档案馆冯玉良等同志鼎力相助,及时调整人力,拨出专款,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编委会顾问冯吉元同志在离休之后,仍关心支持编志工作;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王建章、冯伯瑜和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冀东山等领导同志亲自审查区志送审稿,并为志书终审、修改;同时,也得到曾在渭滨区工作过的老领导赵常友、冶荣、王佑民、杨林池等同志的指点和为志书提供亲身经历资料;区政协副主席、宝鸡渭滨现代摄影学会主席肖禾,亲自为志书组织拍摄图照,并为彩页编排设计,联系印制;原市博物馆馆长李仲操曾多次亲临指导;市气象局指定专人为有关气象章节审校修正;曾参加部分篇章编辑人员,如刘华、卻文炳、刘重华、王学诗等13位同志以及区级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和驻区有关厂矿企事业单位,都为志书积极提供资料,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市档案馆和金台区档案馆、区统计局和区档案馆热情提供资料,百查不烦。为此,渭滨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向所有关心支持的部门和有关同志,致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失当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恭请批评指正。

宝鸡市渭滨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95年5月

服务时间 上午8:00至下午23:00
在线客服 QQ 2311844863
在线浏览 在线浏览

上一篇:宝鸡县志

下一篇:宝鸡市金台区志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县志网 xianzhi.weidongqu.com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县志网工作室 感谢族谱查询网提供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