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志

当前位置:县志网>>陕西>>文章

旬邑县志

发布人:县志网 发布时间:2020/6/6 10:29:29
县志名称 旬邑县志
县志作者 旬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 2000年11月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装帧 精装
主要内容简介↡↡↡

《旬邑县志》序

曹兴魏 任常智

新编《旬邑县志》十经寒暑,数易其稿,终于问世。这项旬邑历史上旷古未有、浩繁的文化工程得以告竣,是旬邑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旬邑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四、五千年前,人类就在此生息繁衍,夏末商初,周族先祖在此立国兴业。自战国时秦置县,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随朝代更替,四易县名。悠悠岁月,斗转星移,在沧桑变迁、兴衰更替的历史进程中,旬邑人民为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豳风》等便是产生于此地的千古名篇,诸多史志典籍对这里以往的风情民俗、地理人文、经济文化等均有较翔实的记载,旬邑历史上许多优秀人物及其事迹、事件,更为史籍所辑录。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时期,这里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建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1928年的旬邑农民暴动,就是中国共产党为推翻旧中国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实践。同时,旬邑的山水养育了大批的革命志士,留下了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建国数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多年,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广大人民群众正在实现由温饱到小康水平的跨越。

新编《旬邑县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今古皆笔,略古详今,分门别类,上下贯通,探本求源,去伪存真,以翔实的史料记述旬邑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明规律于兴衰之内,寓褒贬于记述之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它是一部认识旬邑、治理旬邑、振兴旬邑的百科全书,为我们了解县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执政者提供了可资政信的历史借鉴。

史重在鉴,志重在用,旬邑的先贤们,以县志为镜,运筹帷幄,科学施政,推动了旬邑历史文明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以“发展经济,富县富民”为己任,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应将此志作为案头必备,从而知古鉴今,明全局,晓变迁,观兴衰,察利弊,“为官一任,富民一方”。

这部新编县志,得益于许多旬邑籍同志的竭力协助,渗透着全体编纂人员和省、市参与审稿的专家、学者的心血。对此,我们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愿旬邑26万人民通古明今,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旬邑县志》凡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体现改革开放精神,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

二、本志系统记述旬邑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用以“资治、教化、存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三、本志详今略古,详异略同,以当代为重点,贯通古今,力求反映旬邑全貌,突出时代和地方特点。

四、本志上限尽可能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大事记及部分章节内容延至1996年底。

五、本志以述、记、志、传为主,辅以照片和图、表,照片集中设于志首,图、表随文附置。

六、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首为概述、大事记,是全志的总领;次为23个专志,平列横排,是全志的主体;附录殿后,以收录有存史价值的资料。各专志以章、节、目分层。目的序码为一、二、三、……;再下为1、2、3……。

七、人物志本着“生不立传”原则。入志人物以本籍为主,非本籍人物在本境内活动时间较长和对社会发展有较大贡献者,亦收录入志。立传人物只记事迹,不作评述;不区分类别,以卒年为序排列。

八、文体:一律用规范的语体文。寓观点于资料之中。

九、文字:使用国家统一公布的简化字;引用文献,按原文记载。

十、称谓:政区、机关、职官,均用当时名称;地名,以现名为主,沿用历史名称时在括号内加注现名。

十一、历史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文内简称为“建国前”),除记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权、军队和群众团体等活动用公元纪年外,其余均用传统纪年法,在括号内加注公元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内简称为“建国后”),一律用公元纪年;文内“年代”系20世纪年代。

十二、计量:地积用市制,长度、面积、重量用公制。记述中不夹杂使用计量符号。历史上使用过的计量单位,不便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时,照录原计量单位。本县土地总面积除概述、行政建置志、自然地理志采用1989年土地详查数据外,其余各专志均沿用原统计数据。

十三、数字书写:表示数量的,用阿拉伯字;成语、词汇、习惯用语、专门名称和表述性语言中的数字,用汉字。百分比用阿拉伯字;几分之几用汉字。民国以前各代纪年用汉字,民国及公元纪年的年、月、日用阿拉伯字。

《旬邑县志》后记

编修《旬邑县志》,历时十八春秋,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7~1984.6)成立机构,组建班子。

1982年7月成立县志办公室。1984年3月组成以常务副县长郭景华为主任的县志编纂委员会,着手县志编纂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1984.7~1991.12)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1984年7月,县政府发出《旬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征集文史资料的公告》。1985年3月,县委、县政府发出《旬邑县志编纂方案的通知》,把编写任务分解到66个部门,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发动群众,提供史料。县级各部门先后组织人员,分别按本部门的业务范围,通过查阅档案,向知情人调查,组织有关人员座谈,广泛征集资料。1988年修订县志篇目。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修志工作。11月6日,召开190余人参加的修志工作会议,县长张峰作了专题讲话,加速了部门志的编写进程。至1991年底,共征集旧县志5部,收集各种资料120多万字。63个部门志成稿,为县志编写打下了一定基础。

第三阶段(1992~1994)分纂初稿,总纂合成。

1992年3月,由县长梁凤民主持召开社会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县志编纂座谈会,会后聘请张醒民、吴秉安等13人各承担一部分志的编纂工作,至年底完成4部专志稿编写任务。1993年4月后,县志办公室对原修订的篇目作了必要的调整;同时,鉴于人员不足,聘请6人分纂初稿。至1994年底,完成了24个分志的纂写、总纂合成任务。

第四阶段(1995~2000)送审修订,定稿出版。

1994年12月26日,本县召开了县志初审会议,县级五大家的领导、咸阳市志办县志科科长参加了会议,代表市志办给予了指导。初审会议对志书的总体质量问题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会后一段时间,县志办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编纂人员全面修改后,报咸阳市志办审批,于1995年6月6~8日,由市志办主持召开了县志二审会议,省志编委会县志处处长董健桥、咸阳市有关领导、市志办主任任清芳、各县(区)志办主任或主编参加了评审,旬邑县各大家领导列席会议。县志办工作人员对会议的评审意见做了认真的记录、归纳和整理工作。

二审会议后,县志办按照会议提出的修改意见,从体例、篇目设置、政治观点、资料、文字记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考证、调查、核实和增删工作,消除和纠正了300余处错讹。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检查,听取县志办的工作汇报,从经费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咸阳市志办的领导对此也给予了关心指导,多次来县检查督促。经过努力,至1995年12月,完成修改工作,打印成册。1996年3月,报送咸阳市志办复审查验,于1996年12月报送省编委会终审。

1997年4月8日,由省志办主持在本县召开了县志终审会议,省志办主任滕云,副主任鲍澜、董健桥,出版发行处处长冯鹰,省广播电视志主编李国光,县志处胡良斌、咸阳市志办主任任清芳、县志科科长参加了评审,会议对新编《旬邑县志》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会后,县志办编辑人员再行修改志稿,8月,完成修改和文、图的清理工作,达到“齐、清、定”的要求,通过省志办的验收。

1997年12月,志稿交三秦出版社,于2000年11月出版。

旬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00年11月

服务时间 上午8:00至下午23:00
在线客服 QQ 2311844863
在线浏览 在线浏览

上一篇:淳化县志

下一篇:长武县志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县志网 xianzhi.weidongqu.com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县志网工作室 感谢族谱查询网提供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