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志

当前位置:县志网>>陕西>>文章

潼关县志

发布人:县志网 发布时间:2020/6/12 16:13:18
县志名称 潼关县志
县志作者 潼关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 1992年4月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装帧 精装
主要内容简介↡↡↡

《潼关县志》历代修志述略

《潼关卫志》,成书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作者:杨端本,字函东,又字树滋,潼关卫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山东临淄县知县。任职期间,“以廉明称”,开淄西龙首渠,久涸温泉,至是涌出,“淄人名日杨公泉”,著《潼水阁诗文》十六卷。去职返里后,“潼商道高梦说延修关志”。杨端本,在志书序言中写道:“夫志者,纪事之乘也,自班孟坚创志地理,后世郡即有志,州邑有志,而关志则寥寥不概见……。昔人谓:关门固,则全秦固;全秦固,则京畿固。潼关者,九州之枢也,乌可不志?……”而“潼关历经变乱,兵火焚劫,无论典册图志,荡毁无存。”在资料奇缺的情况下,“余于华郡得残帙……。依据残卷,广搜博询,逸者搜焉,残者补焉,断者续焉,草编成稿。”《潼关卫志》,民国二十年(1931)重刊版本,上下两册、三卷,约7万字,篇目无序号,竖排无标点。卷首,依次有自序、他序、重刊序言,有治图、境图、编屯图、形势图、古关图和八景图;卷末有跋文;卷中有地理、建置、禋祠、田赋、官职、人物、选举、兵略、艺文,共9纲、63目。上限参差,地理自禹贡,兵略自汉始,一般记述起于明代“建关守卫”和移民迁徙定居。文言文体,语句简约。记述内容,重兵略、艺文,两志篇幅接近全志的60%;地理、建置、田赋等四个志篇幅占20%;官职、人物、选举占20%以上;民俗、群众生活、经济记述极略;人物生卒、籍贯大多不详。唯地理、建置的记述,为今研究潼关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依据;兵略记述重大战争有22次之多;艺文有诗、赋、记、传、序、赞、铭、文等百余篇。文学家王士祯(1634—1711)称《潼关卫志》“简核有体,可备史家掌故,盖善志也。”

《潼关卫志》,后称“旧志”、“前志”、“康熙志”,民国二十年(1931)重刊时,书名《潼关县志》,其原本无迹,重刊本存北京、陕西省图书馆、县文化馆。县志办有重刊本、复印本各一部。

《续修潼关厅志》

《续修潼关厅志》,成书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总纂:向淮,四川省华阳县人,监生,潼关厅抚民同知。编辑:王森文,山东诸城人,嘉庆丁丑(1817)进士,商州雒南县知县;采访、总校、分校39人。

《续修潼关厅志》,无原本。民国二十年(1931)重刊版本,上、下两册三卷152页(双面)7万字左右。卷首有总纂自序、编志人员名录、关城图、目录;卷中依次设地理、建置、禋祠、田赋、职官、人物、选举、兵略、艺文,除兵略志改为兵志外,篇目与《潼关卫志》基本相同。志有“第一、……第九”序号,纲目无序号,竖排无标点。记述内容,多为《卫志》所见,除列有补遗,承袭项目外,一般记述起于明代,当代记述简略。兵志第八,附有“十二连城关隘图”;田赋志第四,记有地税、当税、牙税、盐课;官职、人物、选举三志计100页,占三分之二。其中:烈女32页,占全志20%,占三志的30%。人物事迹叙述较多,生、卒年月、籍贯多有不详,地理、建置等记述简略,工、农业生产等经济记述缺门。

《续修潼关厅志》,由于内容多见于《卫志》,其作用不被人称道。泛称《续志》、《厅志》,重刊时书为《续修潼关县志》,其存量与《潼关卫志》相同。

《潼关乡土志》

《潼关乡土志》,成书具体时间不详。从序言中:“……然自嘉庆丁丑至今丙午,又近百年矣。”知其成书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书一册,手抄本,无作者姓名,无凡例,无目录,亦无纲目序号。简序之后:历史、政绩录、兵事类、旧录、户口、氏族、实业、地理、古迹、公署、学校、关隘、陵墓、祠庙、坊表、桥梁、市镇、学堂、山、水、路、物产、商业等项共84页(双面),约4万字,其中,政绩、孝、友、节、烈尚有简况,生卒、籍贯不详,计有32页,接近全书的40%。

《潼关乡土志》,本县人知者不多,也无存书。1984年,县内共存复印本三册。

《潼关县新志》

《潼关县新志》,成书于民国二十年(1931)。作者:赵鹏超,字冠青,本县青云湾人,举人,宣统三年(1911)任甘肃省陇县知县,后任白水县县长。著有《佛崖集》。参加修志的采访、校对、催款21人。作者自序中写道:“夫志之果有重于世者何?非以其备一县之史耶!同一人也,胡为而足彰既往;同一事也,又胡为而不谬将来?此非深明乎义法者,又恶足以知之。…”县长罗传甲序:“过客东西来者,莫不征求县志,争以先睹为快。然旧志之存者,止一二帙,愧无一应也。……至于今日一百二十年之掌故,尚付阙如,予尝引以为恨!因请赵先生冠青出而纂辑之。……”因此,冠青“……今年夏,予返自青门,避暑象山,因取初续两志,少加损益,并附以近世之所见闻者,略序撰之,成今志。”

《潼关县新志》,铅印版本,上、下两册共126页,约6万字。卷首有他序、凡例、目录、自序(未注自序)、修志人员名录、县图;卷末有催款人姓名、跋文;卷中设志,无序号,竖排无标点。记述内容,凡例中说“篇内资料,多取旧志。”详古略今,“近世之所见闻者”极略。民国历时20年,县长有其名目者仅三人,人民群众经济生活几乎未述。尤重人物记述,也是仅录其名。官师、选举、人物三志计62页,占全志接近一半,而人物志则为36页,占三志一半以上。记述节妇500余人,孝友、忠烈、高士等独录其名的200人之多。《新志》和前两志比,虽属文言文,却近乎现代语言;志前或志后,似有综述语段;篇目安排,依当时事物规律设计。赵鹏超在目录后综述:“……夫县何以始?始于有疆域、城池也,故志先地理,作地理志第一;有地理而后有官署、学校,以资建设,则建置尚焉,作建置志第二;建置既定,政事斯兴,田赋者政之大者也,作田赋志第三;田赋之中,户口系焉,教养之责,惟官师是赖,作官师志第四;官师立而教化行,地方之人物于是乎出,作人物志第五;人物之兴,其用世也,进取殊途,作选举志第六;选举治平事也,逮于乱世,潼关为三辅门户,固用兵者所有事焉,作兵事志第七;以上诸端,不有记载,胡垂久远?故终之以艺文,作艺文志第八。凡八篇一县之事大略俱矣。”故县长罗传甲在序言中说:“…吾知其于方志之义例,必能得其奥蕴矣。”

《潼关县新志》,后称《新志》、《民国志》。除国内、省内图书馆存书外,华阴、潼关农村散存约10部,县志办征得一部后,复印两部,现共存三部。

(录自现存志书复印本)

《潼关县志》后记

编修地方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本县编修地方志,始于明正德年间潼关卫兵备道张和纂修的《潼关志》。因历经战乱,兵火焚劫,志稿失存。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杨端本编修《潼关卫志》,嘉庆二十二年(1817)潼关厅抚民同知向淮编纂《续修潼关厅志》,民国二十年(1931)县长罗传甲主持,举人赵冠青编修《潼关县新志》,其间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的《潼关乡土志》(手抄本),现存志书4部7册共27万多字。这些志书的记述内容,虽因编者受着时代的限制,多为封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之词,但对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田赋税收、兵事活动、风情民俗等方面的记述,保存了一定的史料,具有鉴古知今的价值,不失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建国后,潼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卓越功绩,载入史册,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50年代末,党和国家领导人倡导编修地方志,1962年知名人士、县文化馆馆长张朗仙主笔撰写《潼关县志》,因极左路线的影响,加上对修志的指导思想不明确,终于以部分资料稿存入县档案馆。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政通人和,百业俱兴,进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盛世修志,势在必行。本县由农村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引向其它各个领域,为不断深化改革,发展潼关经济、各级党政领导正在认识县情,了解县情,研究它的历史和现状,作为正确决策的基础。因此,1983年11月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地委指示,成立由5人组成的编写党史、县志领导小组,县政府设县志办公室,配备3人。终因人力不足,基本未开展工作。1984年2月,县委常委会决定,由县政府、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及有关部局领导等7人组成潼关县志编纂委员会(后增至17人),下设县志办公室,调配现职干部和选聘离退休人员10人,从此全面开展工作。

本次修志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和十二、十三大所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实事求是、存真求实为基本要求,统合古今,详今略古,着重记述现代的历史和现状,编修具有时代特点、体现地方特色和具有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统合性的社会主义新方志。

资料是编修地方志的基础。本县历史资料大多失于战乱,或被毁于“文革”动乱,书香门第存藏古籍也多被自焚。相当多的社会知情人士有的谢世,有的移居他处,加上旧志当代人不记当代事,这就给本届修志工作带来极大不便。1984年4月,县志编纂委员会批准《编纂方案》后,广泛搜集资料:一是向知情人征集资料。张贴《征集资料通告》300多张,寄发征集资料信300多件;二是采访口碑,抢活资料。修志人员分组采访,足迹遍及全县500多个村(居)民小组,被访问提供清代、民国等历史资料的88人;三是查古籍,翻图书,摘抄与本县有关的资料。先后查阅《汉书》、《新唐书》、《明史》、《清史稿》、《纲鉴》、《陕西通志》、《同州府志》、《鲁迅日记》以及有关县志等400多册(卷)及其他史书30多种;四是查档案、刊物资料。除在本县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查档案、古籍、文物外,先后4次到陕西省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陕西省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省政协文史资料室查阅资料,并远道凤县四十一研究所查阅历史档案。共翻阅档案1400多卷,各种杂志2000多册,历史报纸12种;五是配备专人搜集部门的业务资料。1984年冬,县级各部门共配备资料员74人,经过业务培训后,向县志办公室编写提供资料。到1985年,经过近两年时间共搜集资料440多万字,其中:口碑60多万字,资料稿件300多份110余万字。另有照片97张,碑刻拓片、抄件13份。

篇目是编写地方志的框架和提纲。“篇目的排列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既要继承旧志的传统形式,更要有所创新增益,推陈出新,要以符合科学性和现代性的原则来确定志书的框架和篇目。”按照《新编地方志工作条例》要求,在收集资料工作着手进行以后,探讨拟订条例和篇目。开始,由于编志人员受着极左思想的束缚,篇目结构为编、章、节、目,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大篇结构。1984年7月经过省地方志培训班学习后,修订篇目,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本着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的原则,进行编排。1985年3月参照陕西省《新编县志篇目的建议》,要求篇目设计要做到“体例完善,特点突出,纲目得宜,归属得当,排列有序,层次分明。”再次对篇目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按照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的原则,坚持横排竖写,纵横结合,以横为主,平列分目体的篇、章、节、目结构。按照篇目编写初稿,依据资料修改完善篇目。1987年7月完成百万字的初稿,散发社会知情人,召开编委扩大会议,征求意见,订正史实,纠谬补漏。新编地方志对编辑质量,要求“观点正确、体例完善、史料翔实、特点突出、文风端正。”由于编志人员来自各方,受着行政文书习惯的束缚,初稿中报告式、新闻报导式、文艺笔法……有悖于志体;资料残缺,史料原委不实;时代特点、地方特色尚不突出;标题不确,文字芜杂等等。随组织集体编写班子,按照“述而不作”的原则,逐篇、逐章、逐节修改,删繁就简,除杂去芜,到1988年11月初审稿基本完成,约70万字。其间,一边报请编委会审,一边着手总纂,总纂稿下限延至1988年。1989年8月,完成总纂稿21篇130章341节共55万余字。经县政府审核后,备文上报渭南地区方志领导小组评审,领导小组就篇目设置、政治观点、史料详略、错漏等方面提出340多条意见,并原则同意修改后上报省编委会终审定稿。1989年11月根据地区地方志领导小组评审意见,“举一反三”进行全面修改订正,同时下限延至1989年,到1990年6月脱稿。全志共22篇132章438节近80万字。经渭南地区地方志领导小组复核以后,报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终审,同年10月6日批准定稿,1991年4月交付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志编修过程,七度寒暑,五修编目,四易其稿,三延下限,三次总纂,废寝忘食,伏案笔耕,备受艰辛,虽苦犹甘,受益匪浅。尽管由于政府换届,编委会领导五次更迭,县志办领导成员三次变动,但县委、县政府都及时调整充实加强了领导力量,在人员配备、经费支付,报酬、办公费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条件。同时,组织编志人员刻苦学习,学政治、学业务、学习先进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其理论政策和业务水平,终于攻克了重重难关。特别是县内外社会各方知情人士的热情支持,在提供资料,奉献存书,勘误补遗方面所作的贡献,对编修工作起了积极促进作用。在修志过程中,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主任陈元方秉笔修改志稿,县志处处长解师曾悉心指点,地区地方志领导小组组长周静之和办公室主任杨树民多次亲临指导,以及本县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对编修地方志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潼关县志》问世之际,谨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编写工作的同志表示谢意!

由于我们的知识不足,业务水平有限,疏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祈读者和方志界的朋友们批评指正。

南星耀

1990年6月20日

服务时间 上午8:00至下午23:00
在线客服 QQ 2311844863
在线浏览 在线浏览

上一篇:白水县志

下一篇:大荔县志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县志网 www.weidongqu.com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县志网工作室 感谢族谱查询网提供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