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志

当前位置:县志网>>陕西>>文章

吴旗县志

发布人:县志网 发布时间:2020/6/22 10:32:27
县志名称 吴旗县志
县志作者 吴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 1991年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装帧 精装
主要内容简介↡↡↡

《吴旗县志》序言

马晔

《吴旗县志》,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组织和具体实施下,经过8年的编纂而成,从此结束了吴旗有“县”无“志”的历史。这是吴旗县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在漫长的岁月中,吴旗这个黄土高原上贫瘠偏远的山区县,繁衍生息了一代又一代的吴旗人,也培育陶冶了吴旗人豪爽、刚毅、勇敢的性格和勤劳、忠厚、朴实的美德。这里的人民曾经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新中国成立后,在吴旗这块土地上,如同全中国一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旗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创了全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局面,这些都值得载入史册。

编写一部社会主义时代的观点正确、内容详备、体例完善的新县志,包括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人文地理到风土习俗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以及工业、农业、商业、交通邮电、财政、金融、教育、体育卫生、民族、宗教等各个部门,以几十年历史为“经”,用数十个专志作“纬”,编成“一方之全史”,借以观古鉴今、了知县情、扬长避短,继往开来,为加快吴旗这块“待开发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子孙后代留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也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填补一点小小的空白。这是我们编写这部县志的愿望。

有鉴于此,本县在省地方志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于1982年8月成立了《吴旗县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编纂工作。在编纂过程中,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按照志体关于“实事求是”、“详今略古”和“寓观点于记事之中”的要求,力求为人民提供切合实用的一方之“小百科全书”。为此,我们采用各种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广征博集,收集资料,经过主编,编辑的辛勤笔耕,终于编写成了《吴旗县志》。

本志的编纂曾得到省地方志有关部门的热情关怀和指导,也得到县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县内外许多老前辈、老同志提供了不少珍贵史料,对此,我们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一九八八年九月十八日

《吴旗县志》凡例

一、《吴旗县志》是旷古未有的第一部县志,也是新编社会主义第一代方志。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方针,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编纂“一方之全史”,努力做到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统一。

二、本志在体例上用平列分目体,采用章、节、目的结构形式,横排竖写,以横为主,纵横结合。全志共设二十四个专志和附录。

三、本志在体裁上分为志、记、传、图、表、录、影。以志记为主,以表、录为辅,以图、影为补,各体协调,相得益彰。

四、本志在文体上一律为规范的语体文,记述体。寓褒贬于记事之中。

五、本志称谓,凡属历史朝代年号,一津沿用通称,如“清代”、“中华民国”等。历史记年以当时通用年号,并在括号加注公元年代。从1935年建立苏维埃政权(即人民政权)开始,沿用公元纪年。各历史时期的官职均以当时之官名称呼。

六、大事记采用编年体、所记事件凡有日月可稽者,注明日月,日月不详者,分别用“春”、“夏”、“秋”、“冬”表示。

七、本志所使用的计量单位除面积用市制外,长度,重量均用公制。

八、由于本志属新修地方志,因而在时间断限上,上限大部分自1942年建县时开始,有些事物可上溯于肇始;下限一般止于1989年底,个别内容为了叙述完整,可适当下延。

九、人物根据“生不立传”的原则,志内立传者大多是比较有社会影响的各界已故人士。特别突出了革命烈士和劳动人民,同时也选择了个别反面人物,都是直书其名,直述其事。

十、志中引用文献,均注明出处以供参考,一般都有注释或用括号的形式注在引文之后。

十一、本志资料,部分来自档案馆所藏文件和各部门提供的资料,部分摘于外地档案资料和一些老年人的口碑资料,均经反复核对,比较可靠。

《吴旗县志》编纂始末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开拓新的局面,迫切需要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了解远、近、内、外各种信息。新编地方志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将分散于各个行业,各个单位的大量资料、信息,通过搜集整理,核实研究,全面系统地反映本地区自然、社会、风俗、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一为存史,二为各级领导部门提供综合信息,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为本地的建设事业服务,三为教育后来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编地方志的工作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起来。中共吴旗县委,吴旗县人民政府根据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要求,于1982年成立了吴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县委副书记吴保成任主任委员,副县长王世兴、顾问慕金廉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17人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和具体编纂工作,政府办公室张润玉兼任主任,常立虎任副主任。

县志办公室成立以后,抽调了2名专职人员(包括副主任)撰写了“吴旗县志”编纂提纲,印发了《告全县人民书》,并向本籍在外地工作的老干部和曾在吴旗工作过的外籍老同志发信150余封,期望他们向“吴旗县志”提供资料。因吴旗县是1942年由定边、靖边、华池、志丹四县划部分区域建立起来的新县,历史资料几乎是空白。为此县志办的常立虎、张存俊同志,先后赴外地查阅了《延绥镇志》,《定边县志》,《靖边县志》,《保安县志》,《庆阳府志》,摘抄了与本县有关的资料约20余万字。1984年4月13日随着县级领导人员的变更,重新调整了地方志编委会人选,常务副县长王世兴任主任委员,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习文,政协副主席王清渊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35人组成。7月11日编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副县长张润玉传达了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第一次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精神,并原则通过《吴旗县志》编目第一稿。会议号召各单位为县志提供资料,争取早日完成编纂任务。

1984年7月下旬,县志办公室张世杰同志参加了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举办的第一次方志学习班,回县后于10月6日在本县举办了第一次编志单位人员学习班。10月下旬,张世杰、常立虎外出采访,查阅档案,他们先后查阅了宁夏图书馆、宁夏社会科学院,西夏博物馆,北京图书馆,定边档案馆等有关单位图书、档案,摘抄资料300万字,并在上海登门走访了复旦大学教授黄韦同志,搜集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1984年12月地区召开方志编纂工作会议,吴旗被评为先进县。

1985年4月23日,县志编委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篇目调整意见,并决定按照篇目要求,除边缘志的资料由县志办承担外,将专业志资料收集任务全部分配到各有关单位,要求各单位有1名领导负责,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经费,落实措施,组成搜集资料小组,限期完成任务。1985年5月3日,县人民政府正式发文件下达任务,县志办公室根据县政府的要求,先后深入到48个单位,同单位领导一同协商人选,选择责任心强、知识面广、有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的1 16名同志,参加搜集资料工作,并同单位填写了协议书。6月,县志办举办了第二次方志编纂人员学习班,学习中央、省、地有关领导对新编地方志的重要指示、讲话,讨论了资料工作在新编地方志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搜集、鉴别、考证和校勘等有关专题,在此基础上搜集资料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张世杰、常立虎翻阅了县档案馆的全部档案1206卷,抄写了资料约150万字。刘生歧、齐治本先后4次深入各单位检查,指导,通过《吴旗县志通讯》及时交流、推广先进典型经验。1985年底,县志办公室,政府办公室抽调专人组成县志资料验收小组,逐个进行验收,完成任务共37个单位。1986年5月,收集资料工作全部结束。6月初,地区行署顾问、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高兴海、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方志办公室主任胡丰华来吴旗检查了工作,充分肯定了成绩。7月,行署在洛川召开了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高富,县志办公室副主任张世杰参加了会议,张世杰在会上作了《充分发动群众,搞好专志编写工作》专题发言。这次会议上吴旗县被评为延安地区编志先进县,畜牧局被评为先进单位,县志办公室张世杰、交通局肖汉钦被评为先进个人,受到了通报表彰。

1986年8月,由于人事的变动,县志编委会作了相应调整,常务副县长苏建荣任编委会主任委员,政协主席张凤华、人武部政委赫聚福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10人组成。在编委会的领导下,成立了县志总纂小组,张世杰兼任主编,关丽明任编辑,聘请政协文史科许彦喜,地名志办公室王静,一中教师齐光辉为业余编写人员,经过八个月的努力,于1987年3月底完成了《吴旗县志》(初稿)的编写任务,并全部打印,装订为20册,送给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各领导和全县各单位广泛征求意见。

是年9月,编委主任苏建荣调县委工作,常务副县长刘贵祥分管县志编纂工作,再次抽调人员,拨给经费,并经常检查过问县志工作。1 1月延安地区部分专志评审会后,县志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领导,业务骨干和编志人员,对每个专志从指导思想、体例、文字、资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审查。1988年4月陕西省第二次方志编纂工作会议以后,县志办借调许彦喜、常立虎参与县志初稿修改工作。张世杰、许彦喜、关丽明任文字编辑,常立虎任摄影编辑。根据评志建议对初稿进行了调整,并新增了《经济管理志》和《附录》。从四月中旬到八月底完成了《吴旗县志》修改稿。其中摄影200多幅。

是年12月22日至29日,地区方志办组织地、县35名专业人员对《吴旗县志》(送审稿)进行了评审,会议期间,同志们以极大的热忱,共提出309条修改意见。1989年元月,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县志处长解师曾提出了篇目修改意见,5月召开了座谈会,省编委会副主任冯伯胜、县志处副处长张志熙就指导思想、篇目设计、文字体例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6月,县志办组织全体人员对省、地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分类整理,重新调整了篇目,将《地理志》分开,改设为《建置区划志》、《自然环境志》、《自然资源志》,增设了《红军长征到吴起志》。张世杰、许彦喜、关丽明分别作了修改与补写,于10月底完成了《吴旗县志》(终审稿)的修订任务。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订。省地方志编委会资料室主任张志熙,党校教授任生林同志进行了终审,经1990年7月21日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办公会批准定稿。全志共设25个专志和附录。

八年来县志办公室共举办学习班8次,参加129人次,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36次,参加118人次,印发《吴旗县志通讯》22期,收到外地寄回的材料102份,召开讨论研究会11次,参加614人次,查阅档案资料2400万字,收集资料700余万字。

在县志编纂过程中,县志办公室编纂小组的全体同志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互相帮助,团结战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各主管局抽调专人负责搜集整理资料,许多同志在搜集资料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他们是:白文义、刘佑彪、杨俊明、白士欣、李艳伟、尹良德、蔺治锋、杨延谦、常汝明、王静、贾秉周、刘少宇、高崇贵、李俊东、刘晓燕、纪潮涌、郭树军、王新文、李永谦、赵军成、王明举、肖汉钦、高尚海、袁银满、马守贵、刘汉春、贺世栋、张华、韩怛昌、许佐智、陈步斌、齐炳伦、齐治班、张彪、吴瑞杰、张国玉、高伟、乔绪庆等同志。畜牧局孟崇儒、张四虎参加了《畜牧志》初稿的编写工作。王静参加了《文化艺术志》《林业志》的初稿编写工作。

县志编纂的全过程充分说明,编写一部新的地方志书,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决不能靠县志办公室几个人完成,必须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经过反复修改,才能使其成为从自然到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历史到现状等具有百科性的“一方之全史”,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服务时间 上午8:00至下午23:00
在线客服 QQ 2311844863
在线浏览 在线浏览

上一篇:黄陵县志

下一篇:甘泉县志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县志网 xianzhi.weidongqu.com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县志网工作室 感谢族谱查询网提供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