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志

当前位置:县志网>>陕西>>文章

子洲县志

发布人:县志网 发布时间:2020/7/10 9:06:23
县志名称 子洲县志
县志作者 子洲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 1993年10月
出版社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装帧 精装
主要内容简介↡↡↡

《子洲县志》序一

《子洲县志》编纂成功了。作为第一部反映子洲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发展的志书,这无疑是子洲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子洲人民了解子洲,认识子别的一个窗口。我是子洲县首任县长,所以对县志的问世更是由衷的高兴。

子洲县因革命烈士李子洲而命名。李子洲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陕西党组织创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为了纪念李子洲同志,1943年底经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由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划出部分地区成立子洲县。

陕北是我的家乡,子洲在我的经历中有极其难忘的一页。1943年11月,我由鄜县调到子洲担任首任县长。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人民生活贫困,给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县人民政府成立后,抓了两件大事,其一是肃清土匪,安定社会秩序;其二是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县城驻地双湖峪镇,当时很小,仅有一二百户人家,街道长一二百米,且是坎坷不平的土路面,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我和县政府的干部进行了义务劳动,背来石头,平了路面,市容大为改观,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我和子洲人民一块进行了大生产运动,一块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子洲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46年1月我调离子洲后,工作多次调动,可对子洲的建设我是比较关注的。80年代初,我任陕北建设委员会主任时,再次回到子洲,子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过去,子洲群众生活主要依靠种植业,全县仅有很小的几家私人店铺,交通闭塞,运输艰难。现在,全县各乡镇都通了公路,工业、商业、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昔日后街只有两排破烂不堪、参差不齐的窑洞,前街野坟乱冢,荒草丛生,而今却建设成了平坦的大街,街道两旁楼房幢幢,市容焕然一新。看到这些可喜的变化,我深深敬佩子洲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县志,是记载一个县的自然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编史修志,在于为改造社会提供借鉴,古人曰:“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崇民风,验世俗,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子洲县志》正是本着这一目的而编纂的。全志分大事记、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社会、杂录等8编,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1985年,上下几千年,纵横数百里,翔实记述了子洲几千年的沧桑变更、自然环境、自然资源、风土人情、人物业绩,重点记载了解放以来本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示了子洲人民改造社会的献身精神,据事叙实,博约得宜,体例统一,立论正确,具有科学性、资料性,是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是极好的乡土教材。

子洲的同志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花了一定的人力、财力修编县志,历经几载,终于编纂成功。其间,编纂人员曾多次找我了解有关情况,要我就编写县志提出意见,足见编纂人员的不肯稍有忽视的、严肃认真的态度。

子洲的人民是勤劳的,子洲的资源是丰富的,在过去的岁月里,子洲人民为改变本县的落后面貌,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改革开敖的年代里,我相信子洲人民一定会再接再厉,为振兴子洲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怀德

1988年5月10日于北京

《子洲县志》序二

子洲县第一部县志,在建县50周年前夕正式出版发行,可喜可贺!

县志,是一个县的古今通览。一个县,不能没有县志。一部好的县志,是对境内人类社会历史现状的记述,精英的荟萃,风情的记录,读之,会使人们从中受到启迪。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看看过去,结合实际,认真思索,对于我们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大胆改革,艰苦创业,振兴子洲,大有裨益。所以,《子洲县志》的面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子洲县志》从80年代初即着手编纂,在中共子洲县委、子洲县人民政府领导下,经过历任领导同志的努力,全体编纂人员的辛勤劳动,终于告竣。1990年通过终审后,县上经费困难,财力不支,难以出版;直至今年,经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方得以付梓。真可谓十年编纂,众手成志,历尽曲折,终于成书。

子洲虽然建县时间不长,但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境内有成千上万的志士仁人,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的为革命洒尽热血,有的在腥风血雨中锻炼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各行各业中的栋梁。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曾先后在子洲县邱家坪、高家塌、巡检司等村居住并指导全国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勤劳、智慧、俭朴、诚实的子洲人民,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涌现出许许多多艰苦创业的先锋模范人物,促进了子洲农业、工业、交通、科教、文卫事业的蓬勃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上下积极参与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很大成就。长期困扰全县的温饱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因此,作为一个子洲公民,读读《子洲县志》,借以得知我们的前辈究竟是如何步履艰难地在这块黄土地上开拓、进取、创业的;他们又具有怎样地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发昂扬的气魄;这块土地上曾有过哪些令我们引以自豪的杰出人物,取得过哪些辉煌成就和可以借鉴的经验,从而激发我们热爱子洲、建设家乡的热情。

子洲是个好地方。从自然条件讲,在榆林地区南6县可说是得天独厚。大理河、淮宁河横穿子洲中部和南部,水石相连,山川相间,为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序供了便利条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油、原盐、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目前看,县上还较穷,群众也不很富裕,但是,应当看到,困难与希望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只要全县上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抓住当前发展机遇不放,脚踏实地的工作,子洲振兴有望,群众富裕有望,曙光就在前头。我们作为县委、政府的负责干部,愿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决心与子洲28万人民一道,在任期内为建设子洲、振兴子洲做出应有贡献。

是为序。

中共子洲县委书记 刘 浪

子洲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保真

1993年7月

《子洲县志》凡例

一、本志取事主要从1942年建立绥西(西川)办事处起,初稿下限1985年,后又增添了1986~1989年的资料,个别章节下限1992年。由于历史资料缺乏,各编、章节上溯年代因事而宜,详今略古,重在当代。

二、本志采用编、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全志分为大事记、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杂录8编,横排竖写,以横为主,纵横结合,力求横不缺项,竖不断线。

三、本志体裁有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体,图表穿插于各编章节之中。

四、本志一律用语体文记述,语言力求准确、简洁、朴实、流畅。

五、本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宁缺勿滥,寓褒贬于记事之中。

六、志内凡历史朝代年号一律沿用通称,历史纪年,用当时通用年号,同时加注公元纪年。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少数必须以农历记述的用汉字表述。地理名称及各历史时期的政权官职等,均依当时的规章制度或习惯称呼为准。

七、本志计量单位,多按历史习惯记述。其中引用的经济数字均以本县统计部门提供的为准。

八、《大事记》采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结合,各编、章已有记载者较略,各编、章未涉及者较详。凡有月日可考者均写明月日,时间不详者也写出其大体时间,如春、夏、秋、冬、春夏之间等。

九、本志遵照史家惯例,不为生人立传。尽量把各时期、各行业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写入《人物传》。在外地有影响的本籍人物,主要记述其在本境的活动。对尚在世的人物设立《名人录》,或列表记述。

十、本志资料来源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等县旧志和有关著作、报刊,省、地、县馆藏档案,县级各部门编写的专业志、乡镇资料,以及当事人回忆和县志编纂工作者亲临采访。为节省篇幅,一般不注明出处,其援引文献古籍的原文,注明出处,以供查考。

《子洲县志》编纂始末

《子洲县志》是中共子洲县委、子洲县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各方协助支持和编志人员辛勤努力数年编纂的成果。

1981年3月,中共子洲县委成立了《子洲县志》和革命烈士事迹编纂领导小组,并临时抽调4名工作人员准备编纂《子洲县志》,后因故辍止。1982年8月成立子洲县志编纂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着手编志。1985年1月召开子洲县志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3月31日~4月2日召开第一次县志工作会议,是年,为资料征集年,县志办公室全体成员、各有关部门专业志编写员,各乡镇资料员,或到省、地、县档案馆查阅资料,或到知情人中调查了解,或到县境实地考察,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同时收到不少在外地工作的本籍干部和原在本县工作的外籍人员寄来的有关资料。据不完全统计,是年共收集500多万字资料。

1986年4月10~12日召开了子洲县第二次县志工作会议,布置了各专业志编写和乡镇资料汇编工作。经过一年的编纂,先后编成200余万字的专业志和乡镇资料汇编:《中国共产党子洲县志》(赵琴书)、《军事志》(师建东)、《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志》(南永诚)、《工商行政管理志》(贾治彪)、《商业志》(赵云芳)、《供销志》(王生仲)、《方言志》(刘育林)、《广播电视志》(万兆锋)、《交通志》(李芳伟)、《水利水保志》(高志林)、《物价志》(安治兴)、《工会志》(王汉岗)、《妇联志》(郑党鹏)、《共青团志》(胡亚雄)、《法院志》(安生清)、《检察院志》(薛文安)、《卫生志》(李玉宏)、《文化志》(马建章)、《教育志》(拓易名)、《物资志》(乔炳峰)、《体育志》(高庆亮)、《电力志》(马明保)、《粮食志》(张兴洲)、《邮电志》(张庆臻)、《档案志》(张崇高)、《文物志》(张渊)、《科技志》(高学科)、《林业志》(李润泽)、《气象志》(高怀军)、《农业志》(李芳伟、乔宝金)、《工业资料》(刘会祥)、《信访资料》(封银科)、《人大常委会资料》(张焕章)、《政协资料》(胡子厚)、《统计资料》(万治杰)、《财政资料》(薛占平)、《审计资料》(张有岗)、《乡镇企业资料》(纪光临)、《计划委员会资料》(杨景成)、《农业银行资料》(赵利书)、《工商银行资料》(吴锐明)、《陕建办资料》(薛占平)、《药材公司资料》(姬文平)、《五讲四美三热爱资料》(姜汉富)、《盐业志》(吴瑞高)、《畜牧志》(马艳)、《公安志》(张亚飞)、《司法志》(王俊洲)、《老干局资料》(拓毅)、《民政志》(封建英)、《税务志》(李汝才)、《电市乡志资料》(高庆平)、《砖庙乡志资料》(张帆)、《裴家湾乡志资料》(张月清)、《周家圪乡志资料》(拓易名)、《李孝河乡志资料》(杜芳应)、《何家集乡志资料》(曹崇福)、《马蹄沟乡土志》(吴瑞高)、《马家沟岔乡志资料》(张俊东)、《双湖峪镇志》(吴瑞高)、《周家镇志资料》(周世久)、《老君殿镇志资料》(马生海)、《苗家坪乡志资料》(苗庭杰)、《淮宁湾乡志资料》(惠保孝)、《杜家湾乡志资料》、《槐树岔乡志资料》(张逊儒)、《瓜园则湾乡志资料》(马振宏)、《三川口乡志资料》(石国玉)、《西庄乡志资料》(李应堂)、《水地湾乡志资料》(阎锡明)、《驼耳巷乡志资料》(景养忠)、《三眼泉乡志资料》、《老君殿川资料》(张宏道)。这些专志和资料大多或油印,或铝印成册。1987年县志办公室集中人员编纂,于年底基本完稿。接着由主编进行总纂加工,于1988年7月打印装订成册。

1988年9月18~21日召开了《子洲县志》评审会。之后,县志办公室的人员由原来的11名减少为6名。这6名人员进行再次修改,于1989年7月改迄,报送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终审,1990年5月12日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终审通过。由于经费缺乏等原因,迟迟不能出版。1992年底落实了部分经费。1992年12月~翌年5月份进行第3次修改并补充了1986~1989年的资料,最后清理、誊写,方交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不少同志的鼎力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外,还题写了封面。全国人大常委专职委员、首任县长谢怀德写序并给予积极的支持;榆林地区行署顾问、县志指导小组组长贺长光,副组长谢自富、艾建国等都给予热情的指导和极大的支持。已调离本县的县委书记孟广仁、侯宗岐、刘汉兴,县长郭加水、崔来宝、霍兆瑞、艾润林,副书记周锦明、副县长杜自强,已离休的顾问庞月星、张焕章等都给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延安大学中文系教授刘育林除编写了《方言志》外,也给了热情的指导。省县志处处长解思曾多次审阅,并提了不少宝贵意见。在筹集经费时,得到本籍干部马文瑞、安志文、贺秉璋、郭步岳、李森桂、葛涛、李凤扬、王崇昌、柴渥民、师道铎、赵银武、高仰贵、马士林、鲁加琦、崔越、李首义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也得到拓振元、杜修义、张振华等同志的帮助,还得到省、地财政厅、局的支持。在此,我们向一切为《子洲县志》提供资料、进行热情帮助的单位和有关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子洲建县仅有近50年历史,有关子洲县的档案资料或毁于胡宗南的兵燹,或毁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建县之前的资料更为缺乏,加之我们水平有限,谬误之处一定不少,敬希不吝指正,以臻完善。

子洲县志编纂委员会

1993年8月

服务时间 上午8:00至下午23:00
在线客服 QQ 2311844863
在线浏览 在线浏览

上一篇:吴堡县志

下一篇:靖边县志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县志网 xianzhi.weidongqu.com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县志网工作室 感谢族谱查询网提供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