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志

当前位置:县志网>>陕西>>文章

汉阴县志

发布人:县志网 发布时间:2020/8/7 10:56:03
县志名称 汉阴县志
县志作者 汉阴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 1991年12月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装帧 精装
主要内容简介↡↡↡

《汉阴县志》序

新编《汉阴县志》经各部门编采人员和县志办公室全体同志通力合作,艰辛辑纂,五度寒暑,四易其稿,三级会审,终于付梓。于兹,完成了一项用之当代、传之后世的宏伟文化工程,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一项重要成果,可喜可贺。

汉阴置县,历史悠久。天宝蕴物华,地灵生人杰。历史上,山货特产远销,文风蒸蒸日上。近现代,有参加“五四”运动的先驱,有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英烈,还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这里是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发祥地和主要活动区,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名将军的故乡。但在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汉阴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百业俱兴,日渐繁荣。

汉阴有志,始自明成化十六年(1480)。迄民国37年(1948),凡十修。所纂志书(稿)现仅存五部,余皆亡佚。旧志虽受时代的局限而重人文、轻经济,缺略颇多,以致瑕瑜互见。但因其辑存了丰富而又极具价值的史料,仍不失为前人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献宝藏。

修志旨在资治。新编《汉阴县志》,一改旧套,采编合一,广征博引,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资料,融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于一体,以其正确的观点、端正的文风、客观的史实、图文并茂,纵谈古今,横陈八方,探源求本,再现了汉阴的山川胜迹、丰饶物产、风土人情、灿烂文化、革命英烈、先进人物;详尽地反映了汉阴县在历史长河中各种事物的跌宕起伏、兴衰更替、是非得失和发展规律,堪称一部经世致用之作。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编《汉阴县志》提供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信息、资料,充分地认识汉阴,全面地研究汉阴,因地制宜、因民善俗,为使古老贫穷的汉阴变成文明富饶的汉阴而努力开拓。

汉阴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世科

1989年10月

《汉阴县志》凡例

一、指导思想。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十三大”报告为准绳,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有机统一。

二、编纂原则。本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着力运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新的方法,记述本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使志书体现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三、篇目设置。本志采用篇、章、节平列分目,由概述、大事记、专篇(分志)、附录组成。概述,综述县情,总摄全志;大事记,以时系事,纵贯古今,记述发生在汉阴县的大事、要事;专篇(分志),横列门类(按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排列),纵述史实,力求横不缺项,纵不断线,本志设行政建置、地质地貌、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人口与计划生育、农业、林业、水利、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税金融、管理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医药卫生、宗教帮会民俗、方言、人物共27篇、130章、412节,其内容均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附录,收录某些单项性的重要资料。

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记述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篇(分志)。

四、断限时间。本志纵贯古今,详近略远。各专篇(分志)上限尽量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断至1987年,对某些重要事物,延至1988年。

五、志书文体。本志除大事记为编年体(少数条款采用本末体)外,其余均采用以事为经、以时为纬的记述方法。除引用古籍沿用原文,少数有特定含义的用繁体字外,其余均用语体文和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本志体裁,以记、志为主,记、志、传、录并用,图、表、照片穿插其间。为便于了解全貌,体现事物内在联系,于多数专篇(分志)和部分专章前设小概述。注释采用脚注、夹注和表后注。

六、称谓表述。地名,除必要时用历史名称外,均用现行标准地名。政区、机关名称和职衔,均用当时名称。对人,一律直书其名,对有字号、别名的,先写现用姓名,再署原用名、字号、别名。

七、数字书写。凡表示数量的、百分比、世纪、年代,一律用阿拉伯字。习惯用语、词汇、成语、专门名称、表述性语言中的数字,一律用汉字。

历史纪年,民国以前,均用旧纪年,书写汉字,民国用旧纪年,书写阿拉伯字(均注公元纪年);汉字月日系指农历。解放后,一律用公元纪年,书写阿拉伯字。所称“解放后”,系指1949年11月29日汉阴县解放之后。

附录中数字、纪年书写,一律保持原貌。

八、计量单位。解放前,各项计量单位均保持资料原貌,所使用的课石(作计量面积)、里(人行习惯华里)、石(作计量粮食数量)、斗种(计量租课)等,分别按:1.6石课=1亩,2.6里=1公里,小麦、苞谷、大米1石=200公斤,稻谷1石=150公斤;民国时期国家田赋每石小麦=85公斤、苞谷=80公斤、稻谷=60公斤,换算成公制在文内有关数字后夹注。解放后,除土地改革及以前土地面积使用的课石和金、银收兑一度使用的两(1小两=35.9375克)保持原貌(夹注)外,一律使用公制。

九、生不立传。依史家通例,不为生人立传。入志立传者,直书其名其事,寓褒贬于记事之中;以本籍人为主、近现代人为主、劳动人民为主、先进模范人物为主,同时也适当收入长期活动在汉阴、有较大贡献和影响的客籍人物和个别反面人物。按正反面人物,以卒年为序排列。

十、资料来源。主要由承担专篇(分志)、章的县级机关、部门和县志办公室指定的专人,从部门文档和县、地、省档案馆所存案卷中搜集整理。部分资料采自史籍,尤其是明、清、民国《汉阴县志》,还有一些资料摘自有关报刊杂志、专著及走访知情人的口碑材料。解放后,各项数据均用县统计局数字,缺项采用有关县级机关业务部门的数字。

《汉阴县志》编修始末

一、旧志简介

历代统治者出自“资治” 的需要,大力倡导并亲自主持修志。考汉阴旧志,自明代成化十六年(1480)至民国37年(1948)的468年中,共编修10部,平均约47年编修1部。其中,明代4部,清代4部,民国2部。第1部修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由知县张大纶(举人)主修。第2部修于万历十三年(1585),由知县袁一翰(举人)主修。第3部修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由知县张启蒙(举人)主修,柏可用(教谕)、井九仞(训导)纂。第4部修于崇祯十五年(1642),由知县张鹏翱(选贡)主修。第5部修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由知县赵世震主修,汪泽延(贡生)纂辑。第6部修于乾隆四十年(1775),由知县郝敬修(监生)主修。第7部《汉阴厅志》修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由抚民通判钱鹤年(监生)主修,董诏(举人)纂。第8部(厅续志访稿)修于宣统三年(1911),由严承志纂。第9部修于民国16年(1927),由县长曹颂钧主修。第10部修于37年(1948),主办胡书竹、苟芗亭、欧鹤侪,副主办刘季高、俞景文。除第8、10部为手抄本外,其余均为木刻本。历代编修的地方志书,在陕西省是数量较多的县之一。特别是民国37年(1948)还修成一部,更是少见。

这10部县(厅)志,现在县档案馆、县志办公室搜集收藏的仅有5部,其余5部已散失。在现存的5部县志中,除民国37年(1948)编修的《汉阴县志》为手抄本原件外,其余4部均为复印本。1985~1987年,汉阴县志办组织力量,先后将万历四十六年(1618)、康熙二十六年(1687)和民国37年(1948)编修的3部《汉阴县志》,本着保持原貌,只断句标点,改繁、异体字为通用简化字的原则,进行了点校重印(打字油印本),为各级负责干部和各部门利用资料提供了方便。

万历四十六年(1618)修《汉阴县志》,是汉阴县现存最早的1部。全志共6卷(舆地、建置、田赋、官师、人物、艺文)37目,约6万字。内容简略,文字洗炼,篇幅不多,但仍记述了汉阴置县以来的沿革、建置、山川、名胜、物产、田赋、民俗、人文、教育、灾异等方面的史料。现北京图书馆有藏本。

康熙二十六年(1687)修《汉阴县志》,共分6卷38目,约5.4万字,各卷标题与万历四十六年编修的县志同。本志除收录了明代各部县志的基本内容外,还续记了清代以来汉阴县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新内容。文字简炼,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但流传甚少,北京图书馆和陕西省图书馆有收藏。

乾隆四十年(1775)修《汉阴县志》,共7卷(舆地、建置、田赋、官师、人物、例监、艺文),约4万字,记述内容和上述两志大部相同,只增添了乾隆年间的汉阴县情。本志记事简略,字数是现存5部县志中最少的1部。北京故宫博物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有收藏。

嘉庆二十三年(1818)修《汉阴厅志》,共10卷(沿革、疆域志、建置志、食货志、官师志、选举志、人物志上下、艺文志上下),约12万字。体例完备、资料性强。内容较前几部县志丰富,尤对发展生产技术的记述翔实具体。如山蚕的饲养、加工,就记述了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知县郝敬修从山东高密带来蚕种,并详绘选种、配蛾、产子、饲生、治场、放牧、移枝、防护、结茧、补结、晴摘、摘法、捡择、秋放、秋贮、灰汤、熟炼、整茧、治线、织机20幅图说,具有较强的教化、资治作用。该志流传广泛。

民国37年(1948)修《汉阴县志》,历经8年,重修成稿,仅手抄了1部。汉阴解放后,收藏于县档案馆。共8卷(旧志序言集、建置、政治、教育、金石、人物、文艺和大事记),近40万字。史料丰富,注重经济实体的记述,是区别于现存的另外4部县志的显著特点之一。在建置卷中,设有经济专章,包括农业、林业、工业、商业、矿业、合作、物产和仓储等内容。在政治卷、大事记中对民国年间汉阴县政治、军事情况的记述较为详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二、本志编修始末

1982年9月,汉阴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汉阴县志编纂委员会和办公室,但有名无实,未正式抽调人员办公。1984年3月26日正式成立汉阴县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年7月派人参加省地方志编委会主办的修志人员培训班学习。遂于9月开始各项筹备工作,12月28日正式对外办公。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华新民和副县长路兴家先后主管县志工作,并兼任县志编委会主任委员。

新编《汉阴县志》,从1984年9月开始筹备到1989年8月辍笔,历经5个春秋,四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个宏大的文化工程。全志由概述、大事记、27个专篇(分志)共130章422节和附录组成,共120余万字。1989年11月,经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终审通过。

修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为编修好新编《汉阴县志》,中共汉阴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县人民政府批发了《汉阴县志》编纂方案和篇目的文件,与有编写任务的县级机关、部门签订了《责任状书》。中共汉阴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汉阴县志》编委会成员分工的文件。县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快县志编纂工作的决定》。县财政局在地方财政拮据的情况下,每年都拨出一定数额的经费,基本保证了修志所需。县委书记陈有德、县长王世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贺成银、副县长路兴家等负责干部都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多次在不同的会议上宣传、强调:县志是一部朴实、严谨的科学资料书,它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一方人文,一邑物产,包罗万象,是一部地方的历史文献,具有“资治、教化、存史”的功能。编修县志,是一项宏大的文化工程,是一项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需要各部门负责人的重视,需要各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一齐动手,众手成志。在46个部门负责人的重视支持下,采取聘请贤能与抽调专人相结合,两条腿走路,集“百科人”,修“百科志”的办法,共抽调、聘请108人,由单位一名负责人挂帅,组成一支可观的修志队伍,伏案“耕耘”,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

5年修志,大体经历了准备、练兵、突击三个阶段。1986年底以前为准备阶段,主要是筹建办公室,抽调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编纂方案,设计篇目,广征博采,搜集资料。累计搜集各种资料1150多万字。仅县档案馆就接待修志查档人员1700多人次,查阅利用档案7400多卷、资料200多册。县统计局还接待修志查档人员100多人次,提供修志资料10多万字。县联社、广播电视局等单位还编印了资料长编。县志办公室不定期编发《汉阴县志资料》、《汉阴县志通讯》共34期,为编修县志打下了基础。1987年为练兵阶段,主要是由集中搜集资料转入边搜集资料边试写专篇、专章,进行现场练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不会写的问题。其间,先后编写出7个专篇(分志),共32万多字。1988年2月至1989年9月为突击编写阶段,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突击编写县志初稿和经过一审、二审后的修改稿(即送省终审稿)。为了切实加快县志编写速度,县人民政府在与各直属部门签订1988年工作《责任状书》时,把编写好所承担的县志内容作为当年必须完成的任务列入,与其他经济指标同时考核,同样打分。在县政府促进下,采取定人员、定字数、定奖酬,限时间的“三定一限”专项承包与抽调专人,专职专责,定额补贴限期完成任务相结合的办法,有力地推动了修志工作。县志办公室内部也制订了《干部岗位责任制》和《千分制计奖实施细则》,县志办编辑组将各单位送来的半成品级或资料级的专篇、专章初稿及时落实到每个责任编辑,重新编写,实行“以字计分,以分计奖”。对专业性比较强的方言等专篇(分志),则聘请行家编写。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了上下左右修志的积极性。经过1年突击,到1988年底,新编《汉阴县志》(初稿)脱稿。共28个专篇(分志)153章486节,110多万字。其间,还将各专篇(分志)分别送县级机关和安康地区对口部门进行一审,并请省、地有关修志专家审阅,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安康地区地方志编委会于1989年4月9~11日,对《汉阴县志》(初稿)集中进行了审评(二审)。先后征求到200多条修改意见。经多方审评,综合一审、二审的修改意见,撷取精华,反复调整志型(篇目),科学归并,统一文风,加工润色,臻于完善。为使志书能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反映改革新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将志书下限由1985年延至1987年,并补充校核了大量的资料。县志办公室的全体同志在完成初稿后,“快马加鞭不下鞍”,又迅速转入送省终审稿的修改工作。冒酷暑,加班加点,团结奋进,经过近8个月的努力,于1989年8月底搁笔。省编委会终审后,又根据终审意见,作了一些小的修改。

在《汉阴县志》编修过程中,县级各机关、各部门和县内外许多热心修志的志士同仁,都给予了我们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如汉阴籍在外地工作的沈启贤、邓汉征、吴彬、杨忠孝、欧龙吟、尹捷峰、刘季高、刘寅初、张世康、张德常和国家科协离休干部梅光以及黄涤等,有的提供资料,有的订正史实,提出修改意见。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县志处解师曾、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樊光春,字斟句酌地帮助我们审阅志稿。蒲溪中学教师张德新,退休、退职干部李佑祺、沈继汉、夏先福、张应谟、邹易贤、钱其祥、李焕斌和教研室刘定廷、尹超我等,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了县志的编写。同时我们还得到安康地区地方志编委会牟广钧、李鸿斌、刘明执等同志的多方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汉阴县志》涉及的门类和内容极为广泛,虽经反复加工、修改,但错误仍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服务时间 上午8:00至下午23:00
在线客服 QQ 2311844863
在线浏览 在线浏览

上一篇:旬阳县志

下一篇:安康县志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县志网 xianzhi.weidongqu.com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县志网工作室 感谢族谱查询网提供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