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县志

当前位置:首页>>安徽>>文章

凤台县志

发布人:县志网 发布时间:2019/7/19 20:24:21
县志名称 凤台县志
县志作者 凤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 1998
出版社 黄山书社
装帧 精装
主要内容简介↡↡↡

《凤台县志》序言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上日新月异,迎来了盛世修志的大好形势,我县于1984年开展了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工作。

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详载了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是一方历史及现状的综录,有着“资政、教化、存史”三大功用,故古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为天子明目达聪之助,以扶大一统之治”之说,因此志书是资政之书。编修贯通古今的社会主义新方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业。

凤台,春秋为州来国,战国为蔡国,秦统一中国后即置下蔡县,两晋时境内曾发生过举世闻名的“淝水之战”。五代十国时周世宗柴荣将寿州移治下蔡,北宋依然。南宋与金划淮水为界,下蔡为金之寿州,寿春为宋之寿州,故有“南北寿州”之名。清雍正十年(1732年)置凤台县,今隶属淮南市。凤台县地处淮河中游,依偎着淝水三湾,座落在八公山麓,境内原野平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水陆交通发达,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经过历代凤台人民的辛勤劳作,特别是解放以来的蓬勃发展,现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才荟萃,被誉为“淮上明珠”。

《凤台县志》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体修志人员的辛勤笔耕,已编纂成书正式出版,这是全县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该志详细记载了凤台县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历史及现状,用翔实的资料反映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是一部体例完备,框架合理,图文并茂的社会主义新方志。新编《凤台县志》可为凤台的施政决策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将为凤台的振兴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全县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深入研究各行各业的历史及现状,汲取经验教训,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努力为凤台县今后的繁荣兴盛谱写壮丽的篇章。

值此新编《凤台县志》出版发行之际,我代表中共凤台县委、凤台县人民政府和全县人民,向为《凤台县志》的编纂出版付出了心血的各界朋友和全体编写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

中共淮南市委常委、凤台县委书记孙多贤

《凤台县志》凡例

一、本志由概述、大事记、各类专志、人物、附录组成。概述综叙县情,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记叙县内发生的大事、要事;全志共分27编,124章422节,横列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不受现行行政系统和部门的限制;人物,设人物传及烈士英名录;附录,收录某些单项性的重要资料。解放后的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二、本志记事详今略古,上限因事而异,下限为1985年。因成书于1994年,为辑存资料,附录1986至1994年的有关资料作为“大事记补”。

三、本志为语体文、记述体,以文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记述史实不加评论,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四、本志历史纪年,除各类图表和人物志不分时代统用公历纪年月外,其他部分清代以前用帝王年号,农历纪月;中华民国时期用民国纪年,公历纪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后用公历纪年,公历纪月。

五、本志所称“解放前(后)”,系指1949年1月12日解放军解放凤台县前(后)。

六、政区及机关名称,均系当时名称。机关、团体和会议等名称在一节中多次出现时,一般在首次使用全称,以后酌情用简称。地名均用现行标准地名。

七、人物传: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立传人物以对社会发展有较大贡献者为主,亦收入个别反面人物;以凤台籍为主,亦载少数长期活动在凤台有较大贡献的客籍人士;不分人物类别,以卒年为序排列。

八、本志所载计量单位,以各个时代实际使用的计量单位为主;少数需要对比的,换算为统一计量单位。

九、本志所载各项数据,均用本县统计局数字;统计局缺的,采用有关单位提供的数字。解放后历年各项经济数字,除工农业产值(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已按1980年不变价折算外,其余均为当年价。

十、本志数字书写,按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1986年12月31日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处理。

十一、所用材料来自凤台县各个部门提供的部门史料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搜集整理的各类档案文献资料、口碑资料、正史、旧志、有关报章、刊物和专著,经考证鉴别后载入,对古籍、旧志及民间族谱中的资料,坚持实事求是、古为今用的原则,翻译、综合后载入。

《凤台县志》编后记

凤台县地方志编纂,从1983年成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后,开展了宣传发动,建立组织,抽调人员等阶段的工作,各部门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1984年召开了全县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同时培训了一批编写人员,开始了地方志编纂工作。

按照规划,县地方志工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编写部门志和区镇简志,到1988年已编写成稿23个部门志,7个区镇志。县志办在此期间下发了征集地方志编纂资料的通告,广泛征集报刊资料、档案资料、口碑资料及实物资料达1000万字。第二步是在部门志和区镇简志的基础上编纂《凤台县志》。此间,办公室几上几下的集思广议,进行县志的总体设计,拟定编目,在征得省、市地方志办公室及专家的认可后开始工作。全志除概述、大事记、附录外,本着该大就大,该小就小,不作人为分割的规定,平列27个专业志,127章432节,共百余万字。1993年底经过三易其稿形成评议稿。1994年5月邀请了邻县市的同行和省内的专家对《凤台县志》评议稿的框架设计、行文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评议,并发动县内各单位及老同志对资料的翔实程度,行文表述等进行内部评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志稿再加工,进而形成送审稿。通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初审,淮南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复审,省地方志办公室的终审,在一些细微处进行了深加工。省地方志办公室批复,同意《凤台县志》正式出版发行。第三步是出版发行,《凤台县志》于1996年9月送交安徽黄山书社出版。

凤台县地方志工作,历时十载,在几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上级地方志领导们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各部门、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和全体编写人员的苦心笔耕,终于完成了这项巨大的文化工程。尤其是在《凤台县志》最后的编写过程中和出版经费的全部解决方面,本届政府的真抓实干及全力的支持,使我们编纂者深感欣慰!在此,我们感谢对《凤台县志》的编写工作给予关心和大力支持的各界朋友,感谢山西大学教授江地,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张涤华、孙毓飞,中国地方志协会秘书长欧阳发,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业务指导处处长晁文璧,黄山出版社副编审宋效永等专家学者的热心帮助、指导!

《凤台县志》的问世,对本地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资料作为辑存,对凤台今后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对资政决策将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服务时间 上午8:00至下午23:00
在线客服 QQ 2311844863
在线浏览 在线浏览

上一篇:濉溪县志

下一篇:肥东县志

Copyright © 2012-2020 中国县志网 www.zzzkty.com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县志网工作室 鸣谢私人影院设备公司提供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