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县志

当前位置:县志网>>安徽>>文章

定远县志

发布人:县志网 发布时间:2019/8/27 11:50:07
县志名称 定远县志
县志作者 定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 1995年2月
出版社 黄山书社
装帧 精装
主要内容简介↡↡↡

《定远县志》序

县之有志,犹国之有史。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我们党和政府历来注重史志编修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尤其如此。周恩来同志生前曾号召“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工作时曾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这充分说明了史志的重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欣逢盛世,纂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一部部新编的地方志书已相继问世。

中共定远县委、定远县人民政府对修志工作未甘后人,早在1982年就成立了县志编纂组织。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各部门、各界有识之士的智慧和力量,集邑里之精英,十载笔耕,加之省、市方志界的领导、前辈、专家的指导,新编《定远县志》终于出版发行了。这是定远第一部社会主义新县志,也是定远历史上第七部“百科全书”。我作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在感奋万端之余,爰提要钩玄,略序颠末。

《定远县志》在民国21年(公元1932年)的一次纂修后,距今已历半个多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间,风云变幻,足述之事,足传之人,不可胜数。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建立了以藕塘为中心的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领导抗日军民浴血奋战,建立了丰功伟绩,自当大书而特书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期间,定远人民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定远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农业连续丰收,粮食、油料总产双双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已建成为全国商品粮和瘦肉型猪基地县。工业跃上新台阶,定远盐矿第一期10万吨精制盐建成投产,结束了安徽省无盐的历史,二期20万吨工程也立项待建;乡镇企业星罗棋布,去年总产值超10亿元。全县10个亿元乡镇,定城、炉桥两个工业区,30多家工矿企业青春焕发,如火如荼,铁路、公路经纬如网;电讯、电话直通国内外;环境优越,资源丰富,地下矿藏十余种,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第12位。

定远县自秦置东城县二千余年以来,人杰地灵。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明抗倭大将军戚继光、辛亥革命老人方绍舟等等,代不乏人,于今尤盛。由于分布之广,为数之众,故《人物》一章,未能广搜详列。沧海遗珠,实所难免。

至于财税、教育、文化、军事、水电、交通等建设次第列编,“务得事类,每求真是”。本志凡32章,计百万余字。寓褒贬于记事之中,明规律于兴替之内,在编写的全过程中,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围绕历史发展的主要矛盾,用生动、具体、准确的史料,记载定远县的历程,去粗存精,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放眼未来,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扩大地方志的信息量,势在必行。其目的是在突出志书主题的前提下,力求深层次反映县情,以期指导当前和今后工作。所以,本志将下限延伸到1990年,个别大事延至定稿前。这样,《定远县志》更加贴近现实,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发挥了“存史、教化、资治”的功能。

80万勤劳勇敢的定远人民,在近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在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新编的《定远县志》,将以“经世致用”的功能,激励今人,启迪后人。

中共定远县委书记  

一九九三年五月一日

《定远县志》凡例

一、本志上限因事而异,下限为1990年。

二、本志体例形式为平行章节体。志首为序言、凡例、概述和大事记。主体部分记述定远县的自然和社会状况,共32章146节。横排门类,纵写史实,排列顺序为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志末设附录和后记。

三、本志为语体文、记述体。以文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

四、记事详今略古,记述中不加评论,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五、本志以传、表、录三种形式记载人物。凡在县境内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已故人物,不论职位高低和是否本县人氏,均予入传。部分已故本县籍历史名人和作出一定贡献的在世人物则列表记之。革命英烈、著名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则分类列入名录。

六、各历史时期政权、官职、军队番号,除日伪政权冠以“伪”字外,其余均用当时正式称谓。历史地名与今有异者括注今名。人物一般直书姓名。需简称的专用名词,只在首次出现的全称后加注简称。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历史纪年,均用当时年号,括注公元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用公元纪年,“年代”专指20世纪内不同时期。“解放前、后”以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定远全境为准。“建国”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八、数字书写,依照1987年1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九、度量衡等计量单位,均按历史上本来使用的计算单位记写,一般不作换算。

十、人民币币值,一般注明为“某年不变价”,原始材料未换算者,本志不再换算。

十一、图表序号按所在章次编排。如“表2—5”为第二章第五表。

十二、本志资料,采自各级档案馆、图书馆的文献、书刊、旧志和本县各部门、部分乡镇及有关人士提供的资料,统计数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准,编纂时一般不注明出处。

《定远县志》后记

定远县历史悠久,自梁武帝普通五年(公元524年)建县迄今已一千四百余年。从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9年)知县曾大有纂修《定远县志》始,至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知事杨慧纂修《定远县志》三百余年,成志五部。民国21年,县人杨炳坤撰写《定远县志·大事记·舆地考》。1960年,定远县委、县政府曾组织编写《定远县志》,因时运不济,无果而终。   1982年,改革开放已历时四年,适逢盛世,修志工作在全国开展,定远县也开始进行编写社会主义新县志的准备工作。是年3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县委党史修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陆续抽调编纂人员。5月,党史修志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确定由县委副书记缪坚兼管党史修志工作,并要求有修志任务的单位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写作班子。会后,党史修志办公室相继派 人到外地参观学习,参加省地举办的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班。

1984年4月,党史、修志两办分设。1985年1月,县政府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6月,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定远县志》编纂方案和《定远县志》篇目初稿,举办有专业志编写任务的76个单位主笔培训班,进行岗位培训。1984—1988年县志办全体同志配合有关部门南下北上,先后到合肥、南京、安庆、蚌埠、滁州、北京以及本县图书、档案馆,查阅档案万卷,摘抄资料卡三千多张,复印资料两千多页,复制本县旧志书两部,摘抄统计资料16册,征集书刊二百余册,以及图表、照片三百余张,为各种专业志的编写提供大量资料。

1989年,县志办公室人员实行资料征集承包分工负责,一包到底,加快了专业志编写速度。同时,开始试写县志部分章、节。1990年5月,在蚌埠召开全省第四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对本县地方志工作是个极大的促进。县委、县政府决心在本届政府完成修志大业,连续召开有关会议,传达贯彻蚌埠会议精神,并采取果断措施,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与33个后进单位签订责任状,限定年底完成专业志组稿任务。

1991年进入总纂阶段。县委、县政府根据换届后人员变化及时调整编纂委员会成员,充实编写力量。对县志篇目又一次作修改补充,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快了编写进度。1992年4月上旬,编印出《定远县志》初稿18章,分别交送有关部门审阅。月底,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决定将志书的下限期由1985年延长至1990年。会后,编委及全体编写人员同心协力,至1992年8月底,完成《定远县志》评议稿。10月,召开有省、地领导和专家、学者、兄弟县同仁共60余人参加的评议会。会议认为《定远县志》稿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完备、文字流畅,属上乘之作。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大量不足之处及宝贵的修改意见。会后,县志办制定了修改方案,进行全面的修改。1993年4月底,《定远县志》修改基本结束。分别经县、市、省业务部门审定,获省批准,由黄山书社出版。

新编《定远县志》历经十多个春秋,现在终于问世。它凝结着历届领导、各部门及志办编写人员的心血与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定远县志》的问世,与省、地业务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的亲切关怀与精心指导 分不开的。安师大孟庆惠副教授为《定远县志》编写了《方言》章;省地质矿产局殷延祥、李郁林和合肥工业大学的老师们提供了地质矿产资料。省文史馆员陈葆经,亲自修改十一章。原行署副专员刘道诚、原滁县地区党史办主任韩枫、原地委副秘书长陈修毅、行署副秘书长宣诲、市志办主任张庆祥、康守淞、副主任李仁

服务时间 上午8:00至下午23:00
在线客服 QQ 2311844863
在线浏览 在线浏览

上一篇:凤阳县志

下一篇:全椒县志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县志网 www.weidongqu.com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县志网工作室 感谢族谱查询网提供服务器